2019丽水摄影节 | 谭秋民 · 舒巧敏:记录乡村振兴文化密码的人
乡村春晚是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满足了不同乡土习俗的人们共同娱乐的要求,展现了农村人民生产劳作的创新、智慧,传达了村民的自信与幸福。随着大环境的更替变迁,乡村春晚这一特殊文化景观也不断发生变化着,记录“村”晚也就是记住每个变化的时刻……
被誉为“中国乡村过年之文化样本”的丽水乡村春晚,以萌生于民间、来源于群众、根植于乡村特点,呈星火燎原之势向全国乡村延伸发展,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、财政部命名为国家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,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“全国样本”。2019年春节期间,丽水市文广旅体局组织丽水优秀摄影家奔赴全市各乡镇、村,从历史沿革、表演形式、活动组织实施、群众精神面貌、乡村空间形态等多个角度,全方位展示了乡村春晚在丽水蓬勃发展的面貌。谭秋民和舒巧敏是接受此次拍摄任务的两位摄影师,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拍摄视角瞄向了村晚的舞台空间,用细腻的镜头语言描绘出潜藏在乡村春晚舞台空间中的文化密码。在2019丽水摄影节上,他们将携手亮相,共同举办展览。为此,小编对两位摄影师进行了专访。
1
谭秋民
自由摄影师
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
Q1、为了拍摄《乡村的文化地标》这组作品您跟拍了几个村?
主要集中在莲都区的30多个村。希望市民们、摄影爱好者能关注我们这个主题,了解乡村文化发展现状。
Q2、这组作品是如何构思的?
拍摄一个文化现象,一般会采用传统纪实摄影,但这次我从乡村春晚的“舞台”切入,以当代摄影的形式呈现丽水乡村春晚这个特有文化符号与文化景观。我有意在作品中抽离了“人”,将其作为一项文化主宰者的重点刻画,从而加深了“场所”的意义探讨,空无一人的景致,使乡村春晚文化的符号外现。
Q3、您如何看待乡村文化地标之于乡村的意义?
这是一个满足不同民族、乡土习俗的特定场所,随着周围的大环境更替和时代变迁,作为乡村文化地标的文化礼堂,其职能会越来越综合、重要,将会容纳、见证乡村春晚的上演和其他所有的文娱活动和老百姓的艺术行为,是文化的剧场,更是生活的舞台。
Q4、您的作品在记录丽水、观察丽水,那么您是如何看待摄影师与不断变革的城市之间的关系的呢?
丽水现在是摄影之乡,不断有优秀的摄影师涌现,拍摄风格也非常多样化。而我的本职工作接触的是金融行业,因此我经常以经济的视角去看待我身边的人、物,还有我居住的城市。除了城市璀璨的光影、瓯江的风起云涌、绿谷的湖光山色的美丽画卷以外,我心里还有另一幅画卷,那就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巨变,是一副历史画卷,这非常值得我们摄影师记录。我认为摄影是记忆的文献,记录历史是摄影这门艺术很重要的一个使命。我更想要扎扎实实地去拍摄百姓生活,讲好身边的故事,于我、于丽水而言都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。
2
舒巧敏
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
丽水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,青田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
Q1、在刚刚公布的27届国展上,您和谭秋民的村晚作品都入选了,能否谈一下是如何挖掘村晚的题材的?
这次国展丽水有8位摄影师的作品入选,我和谭老师的作品拍的都是村晚题材,我想是因为这个内容非常符合当下乡村振兴的主旋律,它也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活载体。在接受这个拍摄任务的时候,我就想着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现中国传统文化“载体”的意义。只拍静态空间,放弃人物和活动的现场记录,能达到“无声胜有声”的效果,似乎是最好的一个选择,于是就先试着拍摄了这组空间场景,整组作品用清场的宁静来代表人物的在场,让观者静听绚丽的舞台,冷静凝视。
Q2、身处在“村”晚的氛围中,什么感受?
这种晚会很难在城里见到,我去了30多个村,深深地感受到村民们办晚会的积极性。虽说是自娱自乐的晚会,但他们准备得非常认真。在后来的创作中,我又以传统纪实摄影的方式拍摄了很多现场活动场景,这次国展入展的作品就是这类型的作品。
Q3、“村”晚的节目令您印象深刻的地方在哪儿?
他们的节目完全反映自己的生活、本村的文化特色。例如将节日分猪肉、插秧、收稻等等农耕生活的元素融入到小品、舞蹈当中。观众们也都是本地村民,看着自己无比熟悉的生活在舞台上被表演出来,都非常鼓舞、开心,感觉他们真真正正是生活的主人。
Q4、这次的拍摄经历对您有什么启发吗?
“村”晚的活动以乡村文化礼堂为依托,建设乡村文化礼堂是国家振兴乡村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乡村的经济越来越好,那么文化的复兴也是必然的。“村”晚这一文化现象为摄影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摄影线索,接下来会如何发展,是如何在新时代带来新生机,这很值得摄影师去观察、记录。
往期回顾
2019丽水摄影节 | 傅拥军:为小巷居民做点事
2019丽水摄影节 | 不善观察的摄影师不是好保安
要拍照、还要蹭饭,这个工作坊有点难!|七条小巷
2019丽水摄影节
丽水再出发
世界看见你